时间:2024-12-27 15:49:08 出处:百科阅读(143)
眼下是掌控智能手机大行其道的时代,手机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莫让们通讯工具,许多年轻人喜欢每天抱着手机刷微博、手机生活AG超玩会入口玩游戏,掌控成了不折不扣的莫让们“手机控”。参加一场聚会,手机生活埋首只知玩手机,掌控全然不顾相聚欢;出门就餐,莫让们动筷前先要想想是手机生活否拍张照片上传微博;会议中,不少人手里拿着手机,掌控自顾自傻笑地玩着游戏……走着、莫让们坐着、手机生活站着、掌控躺着,莫让们时时都在低着头看自己手里的手机生活智能终端——这种现象如今在我市随处可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发展,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缝隙,都有被智能手机“侵蚀”之势。这一现象,正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市民:
多数受访者离不开手机
在街头的随机采访中记者发现,众多市民都觉得自己离不开手机,AG超玩会入口当手机不在身边就会觉得缺少些什么,一些市民还表示,虽然知道长时间使用手机会给身体带来辐射,影响健康,但也控制不了自己。记者调查发现,上班族和学生族是对手机最依赖的人群。
吃饭看手机、开会玩手机、上厕所带手机,是市民黄晓佳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都源于她的工作环境。“大学时候,我都是用的普通手机,只有发信息和打电话的功能,只是上了班,看到周围的朋友同事有事没事都在玩手机,有时感觉自己和他们好像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于是为了“入流”,黄晓佳买了一部智能手机,随着了解手机上的应用越来越多,现在,黄晓佳花在手机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吃饭时用手机看新闻,和朋友联络用微博、微信;即使生病了,她也一只手在输液,另一只手在玩游戏。
“我喜欢淘宝,在手机上购物比在电脑上购物更方便。”作为一名“手机控”,市民曹云说,因为长时间开网跑流量,每月1000多兆流量她根本就不够用。因超流量,她每月要多支付两百多元的网络流量费。即便这样,她还是声称“没办法,这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了。”
“等公交坐公交时,我都会玩手机。工作之余,我也会打开手机刷新一下微博。开会时间,更是我玩手机的最佳时机……”市民罗女士告诉记者。
“每天早上我一睁眼就摸手机。”市民刘欢告诉记者,其实拿手机也就是习惯性地看看微博上是否有人给我留言,微信上朋友们都说什么了。
小李是名高中生,“虽然现在学业繁忙,但我还是离不开手机,总喜欢时不时地拿出手机看看, 除了吃饭、睡觉、学习外,我的课余时间基本都奉献给了手机。”小李告诉记者,他玩的内容主要是刷新微博、QQ聊天和上微信等。
“排队打饭时,你会发现周围其他排队的人都在玩手机消耗时间,这时候你就不由自主地拿出自己的手机。其实你可能真的没有玩手机的想法,但在无聊寂寞的时候,受环境和习惯影响,你的第一反应很可能便是翻出手机。”大学生骆阳向记者感叹道,其实自己在大学才真正使用手机,中学的时候很少用手机。大学刚开学,学业很轻松,有很多的空余时间,便也像其他同学一样时不时拿出手机上QQ、看微博、新闻。就算明知道没人打电话来,还是会习惯性地把手机带到教室。专家:
过度依赖手机不利健康
采访中,不少“手机控”表示,他们在享受手机带来的快乐与便利的同时,也悄然对其形成了依赖,并在一定程度上被掌控。
“现在和朋友见面,除了问一句最近咋样,几乎没什么兴趣聊别的,就低头玩手机。”市民姚女士告诉记者,她感觉大家的生活已经有点被手机“困”住了。真希望身边的朋友都能换一部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手机,让彼此面对面的交流更贴心。
市民罗先生告诉记者,他和老婆已经结婚三年了,现在两个人一坐下吃饭就开始各自玩手机。“基本上都是在刷新微博,看看网上有没有新鲜事,有时候我会转发别人好玩的微博给她,她会马上给我回复。想想确实两人面对面的沟通少了很多。”
家庭聚餐本是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如果子女都不说话,都在玩手机,那么家人如何感想?
60岁的杨先生说,孩子们平时都很忙,可回家后又各自忙手机,每次见面大家总共交流不到20分钟。杨先生很遗憾,他希望儿女回家能把手机放放,好好跟父母说说心里话。
对此,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室主任李巫熙副教授分析,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人际交往日益频繁,信息更新流通速度快,这些原因使得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手机无形在这些人的心里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对智能手机一类数字终端的依赖,和现代人渴望归属感、认同感有关。从更深层次来分析,这也和当下人的孤独感有关。”李巫熙表示,不少人觉得,“人机”交流比“人际”交流更容易掌控。和人交流,往往不知道对方心里在想什么,也很难让对方真正明白自己所想。相比之下,和机器交流则简单得多,屏幕上罗列了海量内容,只管选自己感兴趣的就行。
李巫熙表示,对于解决手机成瘾问题,一是要靠个人的意志力,建议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与人交谈,多读读书、看看报,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不必要使用手机的次数,尽量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开。二是如果客观条件允许,最好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群体社交活动,如和朋友一起外出散步、健身等。同时,全家人配合也很重要,适当交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面对成瘾者,家人不要激烈指责,而要有的放矢、适时疏导。
记者 石雨川
记者感言:
莫让“人机”交流替代了“人际”交流
如今无论在哪里,随处可见的都是玩手机的人。年轻一族玩手机,不夸张地说,几乎可以是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分场合的,而这,也早已引发舆论关注。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网络上的一句调侃话,似乎成了电子数码时代整个社会现状的悲哀。智能手机正悄悄地带走我们身边的人情味,曾经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变成了人与冰冷手机的交流。
科技进步本身是好的,但凡事都该有限度,一旦过度依赖,太过沉湎在自己和手机的世界里,就只会让人们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淡漠。
我们要做的,是让手机始终为我所用,成为生活的“增色剂”,而不是任其冲淡生活的色彩。在必要时使用,让手机降降温,把目光转向身边的人和事。放下手机,腾出更多的时间观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身边的春暖花开;多与家人朋友交流谈心……
手机只是工具,千万不要让它掌控了你的生活。
上一篇: 广铁集团本周末加开25趟高铁
下一篇: 科学技术普及法完成修订 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